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荆楚大地 人杰地灵

《人生》杂志2015年第1期

特别报道
荆楚大地 人杰地灵
──寄情湖北省计生协成立30周年
 
                                                                                         文/曹怀新 摄影/王自伟

       一脚踏进荆楚大地,苏东坡那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立刻涌上心头。襄阳城外的诸葛草庐、火烧战船的赤壁、张三丰发明太极拳的武当山、李自成攻城略地的遗址、洋务运动的汉阳兵工厂、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的大武汉、产生过上百名将军的红安县等,无不激动人心。自古至今,无数豪杰构成荆楚文化的脊梁。今天,湖北人更是不甘落后,省计生协带领全省4万个协会组织、600万会员,自1984年成立至今的30年来,把计划生育工作做得风生水起,豪迈地跨入中国计生协协会建设第一方阵。

宋育英会长(右一)在流动人口计生协调研
 
生育关怀是计生协不变的主题
       多少年来,文人墨客笔下不断提出同一个问题:“情为何物?”对此,人们研究了许多个世纪,就连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历百数万言,也只让读者对此打了个问号。能够说清的其实只有一句话:有情才有爱。“情”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动力,中国计生协2007年启动的“生育关怀行动”就是基于大情大爱而开展的计生工作大手笔。几年来,各地计生工作者,用生育关怀之情,整合出许多自己的特色。
       湖北省计生协专职副会长张友芳是个很有感染力的知识女性,她接手省协会工作时间虽然不长,却对计生工作很有一套想法。张友芳说,湖北省计生协历经30年的发展,在各届班子一代代的努力下,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最近,省计生协会长宋育英,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有旺,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杨云彦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计生协正处于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型期,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对今后的发展,张友芳理解的协会工作就是: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广大计生群众提供到位的服务。说起来就是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实”。扩展一下可以是这样两句话:“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情对待计生群众,工作中突出一个爱字。脚踏实地,认认真真,从计生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工作中突出一个实字。”这一“爱”一“实”,正是张友芳一以贯之的理念。在蕲春县挂职期间,她推动出台了“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推进幸福家庭创建活动”的十项措施。最为人们所称道的是其中的安居工程,即:每年重点扶持15户计生困难家庭,由相关单位捆绑资金不少于5万元,获益的计生家庭只需自己担负几万元就可以住上两层楼的安居房。针对部分无房计生低保户,积极为其安排廉租房。目前蕲春县每年能解决十四五户计生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我到达蕲春时,全县已有29户计生困难家庭住上了安居工程的新房子,这是实实在在的生育关怀。生育关怀的温暖不仅在蕲春县,在边远的山区则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衍生出另一种形式。
       在神农架林区的松柏镇进行走访时,我遇到一个令人颇为感叹的家庭。主人公是一对乡村夫妇,男的叫舒志奎,女的叫廖兆孟。在林区计生协秘书长杨迎会陪同下,我们来到山上主人公家里。舒志奎是一名残疾人,前妻几年前因白血病去世,留下一个儿子。舒志奎外出打工时认识了一个恩施的姑娘,这就是廖兆孟。两人相爱并结婚,生活困难的程度是难以形容的。
       舒志奎不在家,10月的林区已是很冷,廖兆孟把我们一行让进她家的小屋,地炉里燃烧着的木炭散发出热乎乎的暖意。她告诉我,刚嫁给舒志奎时,破烂的家里四壁徒空,两人的新婚用品只有两床棉被,其中一床还是旧的。“穷成这个样子,日子怎么过呀?”廖兆孟说这话时脸上没有现出痛苦,却是曾经沧海的豁达。穷可以让人志短,穷也可以使人励志思变。廖兆孟个子矮得也许不到1.5米,是个瘦小的女人。可她身上有股不怕吃苦,肯于拼搏,敢于改变命运的精气神。杨迎会说,计生协在对育龄妇女的例行摸底时,知道了廖兆孟的情况,也知道他们打算养土鸡脱贫致富,于是把他们纳入计生协的扶持对象,给了她家1万余元的支持,还与妇联一起为她担保贷款建起鸡舍。廖兆孟带着我们参观了她贷款50万元建起的鸡舍,我问鸡舍里为什么很多是空的,她告诉我,她的鸡都是放养,每天早晨放出去,晚上才回来。需要喂食就敲一敲盆子,这些鸡就会回来“赶饭”,吃完就又走了。我问:“你那么穷怎么敢贷那么多的款?不怕还不上吗?”她笑着说:“有计生协的帮助支持,我就不怕。再说,怕又怎么办,不做,什么都没有。”廖兆孟说,她养的土鸡很受欢迎,鸡场办了三年,从今年开始有了盈利,一年能有十多万元的收入。听到这,我为她松了一口气。这个瘦小的女人让我敬佩,我更敬佩帮助她改变命运的计生协。
       生育关怀的故事在湖北到处都有,在天门计生协介绍他们的综合情况时,我在视频资料里看到,计生协开展关爱女孩活动“最美女孩”演讲中,有一个计生困难家庭的8岁女孩,被华泰中学校长王庆中领养。我提出要见见他们,在校长办公室,我见到了这位儒雅的校长,他还是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的副理事长。他说领养李华华时她才8岁,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不愿意改口叫他们夫妇爸爸妈妈,那就依着孩子,仍叫叔叔阿姨。他告诉孩子“你不比任何人差,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叔叔会供养你到大学毕业。”为了教会孩子做人,他告诉李华华“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轻易地进入全省的重点学校就读,每一个人都要懂得和学会感恩,珍惜自己得到的东西。”现在,孩子已经14岁了,在华泰上初二。王庆中欣喜地告诉我,孩子的学习属于中等偏上,而且她已经懂得在节日和他的生日到来时送上祝福。总的来看,发展还不错。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王校长把李华华叫到了办公室。视屏里那个稚嫩的小女孩已经长成了大姑娘,举手投足俨然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家闺秀。我不需要再问什么,而是从心底为孩子感到庆幸,更为计生协和我们的社会感激王庆中。
       生育关怀,关爱女孩,关爱计生家庭的女孩,在湖北已经做成计生协的品牌。他们在《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14年度农村独生女高考加分工作的通知》基础上,又启动了“关爱计生女孩家庭助学行动”,全省共筹集资金2260多万元,资助1万多名考上大学的贫困计生家庭女孩。其中,省卫生计生委和省计生协筹集300万元,给予每个贫困计生家庭女孩1万元的资助。

专职副会长张友芳(左
二)看望计生困难家庭
       张友芳副会长在蕲春县挂职期间,主持实施的十项措施中,资助考上大学的贫困计生家庭女孩一项,影响颇大。在蕲春县青石镇水车河村,我走进了一户普通的农家。男主人叫蔡传美,他的妻子叫吴藕娣,以务农为生,蔡传美偶尔会出去做些铝合金门窗的活计贴补家用。他们育有一对女儿,是个双女户,两个女儿都考上了大学。小女儿蔡欣欣尤为优秀,以高分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与蔡欣欣的爷爷奶奶和父母围坐在一起,他们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张友芳会长问蔡爷爷,当初儿媳妇生了两个孙女,是不是还有些想法啊?蔡爷爷笑着说:“当初是有,希望有个孙子嘛。现在不了,孙女这样有出息,我也心安了。”我问蔡传美:“生两个女儿你有想法吗?”他摇摇头说:“我倒没有什么想法,男孩女孩都一样,现在村里人的生育观念跟父辈们不一样了。”听到这番话,我对张会长说:“世界变了,湖北人的生育观念也变了,省计生协功不可没。”
 
在流动人口中成立计生协
       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时代的和平时期像今天这样,人口流动如此频繁,这给人口计生工作的管理带来了十分复杂的局面。原住人口以个体的身份脱离了原有的基层组织,在新的流入地生活、工作,给各地带来了难于统计、难于管理、难于为其提供服务的新问题。就拿湖北省孝感地区的应城市来说,户籍人口有70余万,但每年都有十二三万人外出打工,成为主要的人口流出地,仅哈尔滨一地就有4万应城人。
       应城市计生局长兼计生协常务副会长杨清秀,在卫生计生合并之前,就是一位资深计生工作者。就任应城市计生局长兼常务副会长后,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就是流动人口管理。“协会进企业”“能人当会长”的措施,是聪明的计生工作者探索出的好方法。杨秀清了解到,应城在哈尔滨的打工群体主要从事建筑装修业,而且在那里组织成立了应城市驻哈尔滨市劳务办事处,办事处主任就是应城大名鼎鼎的鲁贵传。没有组织的人是一盘散沙,只要有了组织,解决问题就有了头绪。鲁贵传20年前赴哈打工,经过多年的奋斗,已成为颇有成就的建筑装修业的企业家。计生协找到鲁贵传,在他的办事处成立了流动人口计生协。协会组织网络的建立,使原来的工作难点豁然解开,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纳入轨道。
       应我的要求,杨秀清局长给鲁贵传打了电话,在应城市计生局,我见到了鲁贵传。寒暄之后才知道,鲁贵传长期住在哈尔滨,此次回家,本是为母奔丧,正在办理丧事。知道我来采访,他安排好家事,及时赶来,这让我十分感动。多年深入基层,走访协会,虽不敢说阅人无数,却也见过各类人等。有一种人,从气质上一打眼,就知道是那种必成气候之人。这种人谦和、明朗、大气,鲁贵传就属于这一类。他40多岁,讲话幽默,气场很足,颇具成功男人的魅力。我们的谈话如同闲聊,鲁贵传告诉我,80年代他就开始从事建筑业,说是“从事”,其实就是给人打工,后来攒了点钱,自己拉起了包工队。从被人剥削,到剥削人,就像马克思揭示的资本家利润的秘密……说到这儿,大家都笑了。当时应城一个工每天1.2元,哈尔滨一天5元。他去了哈尔滨,从5月干到11月每天挣5元,冬天再回老家每天挣1.2元……他们每年回报家乡的净利润达20个亿。说完了发家史,我问鲁贵传是怎么成立计生协的。他说,因为他们在外打工经常会遇到劳务纠纷。为了维权,2006年在应城市政府和哈尔滨市有关方面的支持下,鲁贵传成立了应城市驻哈尔滨市劳务办事处。2009年,计生协找到鲁贵传,成立了流动人口计生协。他说:“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我们享受到计生协组织的育龄妇女体检、孕检和各种计生服务,不再是没娘的孩子。”五年来,应城在哈尔滨的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由原来的不足50%上升到95%以上,“两非”行为由原来的无政府状态,转变到管控有序,生育秩序规范。同时也通过政府和组织维护了他们应有的权利。
       杨局长告诉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依据《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章程》进行运作,他们在区域协作上,实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异地对接。先后与哈尔滨等8个流动人口集中地签订了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协议,建立了两地联合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联合查办违法生育案件,联合调查信访案件的工作机制。分别在哈尔滨、佛山、昆明、武汉等地建立了流动人口计生协,实现了两地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一盘棋”格局的形成。
       应城市的流动人口计生工作,15年没有违法生育,没有出现“两非”案件,是全省的标杆,其实也应当说是全国的标杆。多年来一直困扰各级各地政府的流动人口管理问题,或许可以从应城汲取破解的经验。
新农村建设中的计生协
       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有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后先富带后富,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设想。曾几何时,一部分先富者,并没有按照这个设想发展,甚至出现穷富两极分化,更有为富不仁者,从而导致一部分人出现仇富心理。当人们对“设想”渐渐失望之时,富人队伍中的精英出现了。他们摆脱贫困不忘父老乡亲,拥有财富不忘成长的土地。带着他们的财产回到乡村,用他们的阅历锻炼出的经营能力,改天换地,协助政府、计生协承担社会职责,提供社会服务,完善管理职能,实现村民梦想,把家乡建设成了“人间天堂”,在湖北就有很多这样的地方。
       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党支部书记、计生协会长张德华就是富人队伍中的精英。
       今年50多岁的张德华,出身农村,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张德华父亲去世的时候,因为道路不通,村里人走了十里地的泥巴路,才把棺材抬回去……在张德华心里,乡亲们对他恩重如山。16岁开始外出打工,经过多年的打拼,张德华在餐饮服务行业做成荆门本土最知名的餐饮品牌,积累下丰厚的财富。凭着对家乡的感情,张德华下定决心,回乡投资创业,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在钟祥市国土局支持下,村里迁村腾地,农民以地入股,发展规模农业;张德华延长产业链,打造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模式。
       坐上彭墩村的观光游览车,村里的妹子告诉我们,村里利用硕大的青龙湖打造成了集生产生活、旅游观光、产业延伸、科学发展的综合性新农村。我们目光所及,是小桥流水、绿野别墅。这些粉墙黛瓦的精致别墅竟然都是张德华带领村委会为村民建造的民居,成本价12万元,农户出资4.5万元就可以买下,且拥有全部产权。每座别墅独门独户,占地面积400平方米。村民把宅基地还给村集体,就可以获得这样的“豪宅”。
       彭墩村简直是一个了不起的公园,水面上建造起5000米古色古香的全木质长廊,陆地上是各种不同植物的主题花园。葡萄大棚、蔬菜大棚产出绿色环保产品,已经让彭墩村成为城里人节假日休闲观光的主要目的地。我们走进一个黄瓜大棚时,一对老年夫妇正在里面为作物“降秧”,架上鲜嫩的黄瓜青翠欲滴。正在劳作的主人是彭墩村优先承包大棚的计生户,每年一个大棚可以有1万元的收益。我问他们夫妇能做几个大棚,他们说最多可以做5个。加上集体企业的其他收入,这对老夫妇可以过上相对于本地区来说非常富足的生活。
       老河口市春雨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计生协会会长姚凤君又是一位精英。姚凤君今年60多岁,他身上的头衔可以罗列一大堆,最出名的是: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果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委员、中国林学会森林食品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果树协会常务理事。其实,姚凤君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民果树育种家。2006年,姚凤君成立了春雨苗木果品专业合作社。将附近的农民组织起来,用他几十年在苗木果品行业摸爬滚打出来的知识、经验和技术培育出“春雨黄桃”系列和“黄金梨”系列优质果品,扶助计生贫困户,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见到姚凤君,他的第一句话就是,咱们先到果园里看看吧。走进果园,姚凤君先让我们观摩了四种物理方式消除果木病虫害的技术,参观的人无不惊叹于这无农药、无化肥,让人放心的绿色环保种植方式。在一棵千年古梨树前,老姚解释了古人如何聪明地实现一树两果,就如同我们今天提倡的计生、优生道理。老姚还解释了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让这棵千年古树延长寿命、焕发青春,至今仍然硕果累累。坐在合作社的会议室里,老姚说:“这些年党和政府解决了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我们春雨合作社就是要响应党的号召,通过科技兴农,让农民富起来。”老姚不时举出一些实例,包括他在合作社创办初期,拿出自己多年积蓄的20万元养老钱搞果木嫁接新品种和合作社经营的经历。
       富起来后首先想到那些计生贫困户,对他们进行无偿帮扶。免费给他们果树种条,无偿为他们嫁接,又为他们解决产品销路。我问老姚,有多少计生户享受到了合作社带来的好处。他说,这不是一户两户的问题,而是大面积的全覆盖,合作社的社员都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老姚说:“我是个50后,受那个时代的教育,为人民服务没有边。我们的财富来源于农村,还要还给广大农民。”老姚为公益事业修路、通自来水不仅出钱,还亲自出面疏通关系,四处游说,干了不少惠及乡里的实事。他这些年开办的培训班,培训内容从果木科技讲座,到育龄妇女的计生知识,学员人数已达五六万人次,老姚真是了不起!
计生协和中心户长在村(居)民自治中的作用
       村(居)民自治是近年来我国的热门话题,村(居)民自治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上不断完善,形成了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一大亮点。在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中,计生协的协会小组长和中心户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次走访中一些案例不可不说。
       钟祥市东桥镇沈集村计生协养殖小组组长阮昌义不仅自己带头实行计划生育,还充分发挥一名协会小组长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他所联系的20多个养殖户没有一户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村协会共为3个计划生育特困户捐款5000元,聘请技术专家为计生户培训种养殖技术30余次,出面担保为计生种养大户提供贷款50余万元。计生户感慨地说:“千难万难,有计生协帮忙就不难!”
       十堰市房县东关社区拿出资金每年年底对60岁以上老人每人300元、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600元、90岁以上老人每人1000元进行慰问。计生协直接给90岁以上的老人办理最低生活保障金,社区计生干部亲自发放到每位老人手中。房县野人谷镇的各村计生协理事参与村民自治,对村级重大问题,如土地宅基地审批、奖励扶助对象的调查与落实、农村低保户、贫困救助以及新发展党员等问题,都有理事会和会员参与投票表决,协会会员参与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明确,提高了协会会员参与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武汉新洲区计生委副主任董文说,新洲区的基层计生工作探索出了“一年早知道”,谁怀孕,啥时生,都能及时在计生干部的信息掌握之中。中心户长都是由村民选出来的信得过的人,是当地计生工作中的基层中坚力量,是计划生育的宣传员、服务员和信息员。新洲旧街的支部书记曹双平对我说,中心户长利用中晚餐和广场舞的机会,了解掌握育龄妇女的孕情,及时送去服务,杜绝“两非”案件。我们为了提高他们在村居民中的威望,凡有村民的红白喜事和出头露面的机会,都要带上中心户长,凡是中心户长为村民提出的要求,我们都百分之百地给予解决。
       在襄阳市襄州区峪山镇,我走进一位名叫李运生的镇计生协会员的家,他今年已经82岁高龄。1992年,李运生腾出自家的中堂,办起了校外家庭辅导站,免费为计生家庭的孩子提供辅导,至今已经32年。他辅导过的孩子,考取国家一、二、三类大学的共计108名,其中不乏清华、南开、复旦、北科大、交大、武大等名校,目前已有4个孩子在攻读硕士学位;他收到过中央有关领导人如邓颖超、徐向前、聂荣臻等赠送的纪念品。我问老人家:“您辅导孩子什么课程?”李运生平淡地说:“课程在其次,重要教做人。”在诸多奖牌面前,李运生告诉我,他整理中国古代经典,给孩子们讲中国传统文化,只为奠定他们未来走上社会的基础。
       至今,82岁的李运生依然在做计生家庭孩子的课外辅导员,见到他的人无不肃然起敬。

李运生向记者介绍工作中学用《人生》的体会
 
       结束采访时,我感慨荆楚大地人杰地灵,计生人见地高,工作扎实。张友芳副会长告诉我:“我们的工作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有一个较为完善的计生协组织。”在张会长来协会任职之前,市、县的入序工作基本为零,到此次走访时只有三个市、县没有解决,湖北省计生协力争要在2014年底实现湖北省市县计生协入序不留空白,在此预祝他们成功!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lifechina1981 或查找公众号 人生网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