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集锦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播报/政策集锦/ 正文

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致富路上的带头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大贵镇宏大村计生协会员石立光的故事

今年44岁的石立光是木兰县大贵镇宏大村村民,是村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几年来,他以一名普通计生协会员的身份,以勇于拼搏、奋发向上、敢于争先的可贵品质,成为全村少生快富的学习榜样。

石立光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深知,农民的希望在土地,只有在土地上做好文章,才能有致富希望。然而,寄予他家全部希望的十几亩水田想致富太不易了,年年种,年年收不回成本。同时他也看到,即使是好地块,种粮食也是高产不高效、增产不增收。

作为新时代的农民,石立光想致富可是没有门路,守着10亩薄田干着急。1998年秋,镇计划生育协会在全镇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协会会员要带头参与种植结构调整、大建插柳基地的建议。村计生协会长徐志刚动员石立光带头插柳,他一听脑袋摇得像个拨浪鼓,把多年经营的水田变成插柳基地,效益究竟如何,心里没有一点儿底,会长就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会长说,作为新时代的农民,还依靠祖先留下来的老经验、旧方法和有限的粗笨体力蛮干,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家致富的需要,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敢想、敢干的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调整产业结构,种植特色农作物,才是新时代农民的出路。石立光还在犹豫的时候,本村插柳大户、计生协会员房亚忠也来做他的工作。冬闲时候,会长和房亚忠带他走遍了本镇和其他乡镇的全部柳编厂,又为他收集了好多关于柳编方面的信息,帮助他分析当时的柳编发展前景。

通过调查研究,石立光了解到大贵镇的柳编产业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同时柳编产业也是木兰县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柳编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品种单一到系列产品,最终走出国门,柳编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而柳编厂一年500多吨的生产原料用柳条却全部都是从外地收购的,价格高、质量差,形成了“出口筐、进口条、高成本、低效益”的不良现象。了解到这些,石立光心里有了底,于是,他决定改种田为插柳。

转眼间春天到了,石立光还动员土地相连的5个会员家庭一起干,因为心里没底,他们没听石立光的,仍然种水稻,绿油油的水田中,只有石立光这10亩地的颜色和周围显得那么不协调,但他还是充满了信心,妻子与他一同精心侍弄着10亩柳条地。由于不懂科学种植技术,草荒和病虫害一度弄得石立光束手无策,全家人的汗水到秋天只换来株高不足两米的一片柳条林,辛苦了一年收入与投入基本持平,大家都嘲弄他说,石立光白忙活了一年,多亏我们没跟他干。

石立光没有气馁,他利用冬闲时间,多次到省林科院向专家请教插柳技术,基本掌握了选种、插柳、药剂使用、病虫害防治、施肥和割柳等技术。2000年,由于采用科学管理方法,柳条长势很好,平均高达3米左右,亩产达3200斤,按每斤0.25元计算,或每根种条按0.10元计算,亩收入达2000多元,是水田收入的4倍,是旱田收入的8倍。这下,抱着观望心态的部分会员心服口服,决定和石立光一起干。2004年,石立光又承包了20亩地,全部插上柳条,每年卖出20万棵,种条最高价格达每根0.15元,年收入达到3万元,他逐渐从贫困中解脱出来,不但还清了外债,银行还有了存款,真正走上了富裕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柳编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插柳可以说是一年播种,多年受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石立光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深深觉得,作为新时代的农民,如果不抓住机遇发展自己,那就是愚昧无知的农民,如果还用传统种植观念束缚头脑,不靠科学技术致富,就不能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由种庄稼到改为插柳,使石立光看到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有希望,作为一名协会会员,他也充分体现了自我价值的存在,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使他感到光荣。今后,石立光决心带领更多会员和群众继续扩大插柳规模,加快发展,在致富奔小康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李文学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lifechina1981 或查找公众号 人生网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