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生育关怀 空巢家庭送兵儿子

 
    由中国计生协发起的“生育关怀行动”全面推开之后,中国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潘贵玉来到吉林省调研走访。其间,吉林省计生协介绍的四平市开展“送兵儿子活动”给了人们很大的震动。潘会长专门看望了计生“空巢”家庭,并对送“兵儿子”、“团女儿”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

生育关怀 为空巢家庭送兵儿子
文/ 曹怀新  摄影/王影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作为一个集合体的人,无论他多么有理性,有一种东西却是无法剥离的,那就是情感。
    东北人有句“嗑”,叫作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其中痛苦至极的便是老年丧子。人生之路进入最后一段路程,生命无多,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磨平痛苦的印记。亲生子女离去所带来的刻骨铭心之痛,往往会缩短生命的距离,催促未亡者加速接近终点。设法弥补因子女去世而产生的心理缺失,是一个难题,也是实施基本国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难题。四平市把一大批“兵儿子”送进计生空巢家庭,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一行来到吉林,聚焦送“兵儿子”活动。采访从省计生协副会长肖德富、副秘书长毛汉平开始。
    肖会长和毛秘书长十分动情地告诉我们:四平市作为国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试点市,在向农民发放奖励扶助金时,受到奖励的农民无不欢欣鼓舞。可是有的家庭却高兴不起来,经过调查了解,这些家庭唯一的子女夭折了。他们精神上没有了寄托,悲观厌世,有的甚至萌生自杀的念头,物质上的给予,解决不了精神上的痛苦。对这些精神上陷入困境的“空巢”老人,吉林省采取的做法是“发一笔救助金,送一个好儿女,建一个和谐家庭”。省计生协与四平军分区联系,军地携手联合开展了“结国策亲戚,暖孤独之心”的送“兵儿子”活动。“送兵儿子”活动,让“空巢”老人们得到精神慰藉。
    在进入家庭和新父母见面的时候,“兵儿子”主动上前,一个标准的军礼,一声“爸爸,妈妈,我来了,我就是你们的亲儿子!”这样的“镜头”,让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镜头一:铁东区山门镇大洼子村杜秀春、栗贺忠老人
    杜秀春与丈夫栗贺忠有了儿子栗强后,就响应国家号召,做了计划生育手术。栗强十八岁时,参军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00年12月,他们突然接到不幸的消息,儿子在一次去打靶的途中发生意外,因公牺牲。当一切都得到证实时,栗贺忠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失去唯一的爱子,一度使杜秀春精神失常。四平军分区为他们送来了兵儿子钟卫军,重新燃起老人生活的希望。杜秀春用颤抖的双手捧出儿子的遗像,泣不成声地说:“儿呀,你安心地走吧,从今天开始我又有了新儿子了……”这时,小战士钟卫军立即上前,接过遗像郑重地说:“大哥你走好吧,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我一定给他们养老送终。”随后钟卫军向栗贺忠夫妇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并大声说:“爸爸、妈妈,从今以后我就是你们的亲儿子……”杜秀春老人扑向前,抱着小钟痛哭失声,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杜秀春说:“自从有了‘兵儿子’,我的精神状态好多了,我和丈夫承包了地,家中又有了欢声笑语。”
    
镜头二:公主岭市南崴子镇韩德奎夫妇
    26年前,韩德奎夫妇第一批领了计生光荣证,可是,几年前,他们唯一的儿子在一场车祸之中不幸丧生。这一打击对夫妇俩来说是致命的,老人赖以支撑的精神支柱坍塌了,谁来支撑他们风烛残年的晚年生活呢?如果孩子是在两三岁去世的话,父母还年轻,他们还可能再生一个……在计生协与驻军的协同运筹下,部队为韩德奎夫妇送来了一个叫赵帅的兵儿子。懂事儿又孝顺的赵帅,高高的个子,英俊的面庞,他拉过老人的手说:“爸,妈,我就是你们的亲儿子。家里有啥难事只管跟儿子说。”夫妇俩泪流满面,儿子为母亲擦去泪水,母亲把儿子搂到怀里,一声声叫着“亲儿子……”
    赵帅的到来,再次点亮了老人的生活。韩德奎夫妇不再感到孤单。一个兵儿子带来了一群子弟兵,韩德奎高兴地说,不但我高兴,村里的人也为我高兴,农忙的时候,赵帅就来了,帮助我春种秋收,一个人不够就来一个班,一个班不够就来一个排。我今年五十多岁了,有党和政府在,有部队在,我就不愁晚年了。
    省计生协副秘书长毛汉平常常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他说:“自从开展送‘兵儿子’活动以来,每逢节假日,这些孩子大多请假‘回家’团聚,和‘爸爸、妈妈’一起包饺子、做好吃的,那情景相当的祥和。秋收时节,‘兵儿子’更是带着班里、排里的战友‘回家’帮助收割庄稼。以往需老人干半个多月的农活,往往一两天就完成了。这些“空巢”家庭,反而成了左邻右舍羡慕的对象。
     
镜头三:四平市铁西区汤喜廷夫妇
    汤喜廷夫妇的独生女因病去世,他们的“兵儿子”是四平军分区勤务连的战士李熳熳。秋收时节,李熳熳在连长毛伟及战友的陪同下,买了米、面、油一起“探家”,并帮家里秋收。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李熳熳等人坚持吃在田间,用自带的面包和矿泉水充饥,直到把6亩地的玉米全部收回了家。毛伟对汤喜廷老人说:“现在不仅小李是你们的儿子,我们整个军分区勤务连的战士都是你们的儿子,有什么困难就给我们打电话吧。”看着“兵儿子”们疲惫的样子,两位老人满眼泪水。
    省计生协秘书长肖德富掰着手指说:“我们在对全省计生家庭普查的时候,查出4391户特殊困难家庭。对于这些家庭,仅仅从经济上给以救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机制上、制度上的保障。省政府协调财政、计生协、民政、劳动保障、残联等部门提出具体意见,联合制定了《救助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施办法》,并召开了救助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试点启动大会,在全省选择12个县(市、区)进行试点。送兵儿子活动就是救助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施“生育关怀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镜头四:四平市铁东区鑫荣小区闫艳夫妇
    失去孩子的闫艳夫妇,每逢星期天,来到家里的不仅是驻军某部的兵儿子,还有共青团四平市委送来的“团女儿”。闫艳自豪地对记者说:“我现在不感到孤独了,我又了新的儿女,别人家只有一个孩子,我有俩——一儿一女,这是党给的,是党和政府派给我的”。
    在与“兵儿子”“团女儿”的相处之中,闫艳夫妇与他们产生了很深的感情。闫艳托人给兵儿子介绍对象,为的是留住让她舍不得的“兵儿子”,她更期望过上儿孙同堂的日子,而潜在的担心却是:兵儿子退伍之后再一次失去孩子。
    四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王国珍说:“每个家庭的‘兵儿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班、一个排,甚至一个连。如果指定的‘兵儿子’退役了,还会有新的优秀的‘兵儿子’来‘接班’,总之要不断地传承下去,直到将老人养老送终。”
    四平市在送兵儿子活动中,针对有的地方没有驻军,有的驻军离计生家庭远不方便的一些实际情况,他们在没有部队的地方开展送“团儿女”活动。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选拔了大批优秀的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当“团儿女”。“团儿女”像“兵儿子”一样以极大的热情和爱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生育关怀活动中,为空巢老人倾注了温馨的儿女之情,温暖了孤独老人冰冷寂漠的心灵,使欢声笑语又重新回到他们的家庭。
        
镜头五:四平市铁东区、公主岭市政府礼堂
    一排排“兵儿子”“团女儿”与他们的父母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一声声妈妈,一声声爸爸,叫得每位父母泪雨滂沱,台上台下的人们个个泣不成声。这响彻礼堂的爸爸、妈妈的呼唤,使这些空巢老人痛苦的心灵得到了精神的慰藉。
    采访之中,我们被四平市一个个送“兵儿子”“团女儿”的事例所打动,抑制不住的泪水常常悄然涌出,拨动采访者情感的心弦。
    通过副会长肖德富我们了解到,到目前为止,这项活动在四平市六个县(市)区,已有13个团以上部队为“空巢”家庭送上了65名优秀的“兵儿子”。
    看得出,省计生协救助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不讲虚套,工作扎实,对空巢家庭摸底到位,分析透彻。副会长肖德富长对空巢老人的心理状态如数家珍,他说:“绝大部分‘空巢’家庭都有‘五怕’:一怕没人赡养,老来无着落;二怕居无定所,生活不稳定;三怕没钱看病,没人照看;四怕寂寞孤独,精神空虚;五怕没人关心,担心死时无人过问。特别是那些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空巢’家庭,因为子女去世,使他们受到巨大的精神创伤,精神抑郁,失去生活信心,有的甚至精神失常。 为此,现任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的李斌同志,早在我们吉林任副省长时,就提出了关怀、救助计生‘空巢家庭’的五项措施,一是精神上予以慰藉;二是经济上予以补偿;三是生活上予以照顾;四是生产上予以扶持;五是医疗上予以保障。这五项措施中难度较大的就是精神慰藉,四平的经验解决了这个问题。”
    副秘书长毛汉平还谈到了全省计生协其他方面的工作,他从县市谈到村居,从四平说到延吉。各地计生协充分利用“生育关怀”这一品牌,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工作。吉林市计生协开办了“月嫂培训中心”、“爱心驿站”,白山市计生协创办了“劳务输出中心”,延吉市计生协开办了“关爱女孩助学成才”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四平市建设了两万多平方米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公寓”,通化市协调民政部门为农村104名“计划生育手术后遗症”者办理了低保等等。
    当我们离开吉林这块热土时,耳边依然回响着“爸爸,妈妈”的亲切呼唤,“兵儿子”“团女儿”认亲的一幕幕场景,动人心魄,使人久久不能释怀。中国计生协提出的“生育关怀行动”被吉林纳入民生工程,且做得这样扎扎实实,轰轰烈烈,欣慰之余,更感到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新的东方文明的信心。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lifechina1981 或查找公众号 人生网 即可。